在现在追求效率,成功等信息爆炸的社会里,都在着急追赶着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目标,互联网的社交软件和媒体也在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用煽动情绪的内容替代平和准确的信息,吸引到用户的时间。而伯克曼就在通过这本书在每个人面对的实际处境里,直面人时间的有限,找回一些平衡,探讨一些思考时间的方式。
1.我们是否真正拥有时间?
生产力是一个陷阱,高效只会让人更加忙碌。我们被猛然抽离当下,带向一种永远扑往未来的人生,永远在担心事情能否解决,永远抱着希望之后能获利的心态去经历一切,从未真正实现内心的平静。
我们能做的决定极为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旦做出决定就意味着我放弃了无数条可以选择的其他道路。一天中我会做出数百个小的选择, 构建我的生活——与此同时,也永远牺牲了其他无数种可能的活法。因此,任何有限的人生,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靠别的过程。
问题不是仅仅像老话所说,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问题是它可能真的会是最后一天。未来哪怕一刻也不能被寄予全部的指望。记得之前看到的另一句话就是“我们平静的活着,是不幸的人平摊掉了厄运的概率。”
要想有意义的体验,必须专注其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否则就没有真正的拥有它。
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内心想要提前得知事情会发展顺利:伴侣不会离开,有足够的退休金,新冠不会夺走任何你心爱之人的生命,等等。不过这种奋力的掌控未来的挣扎鲜明的展示了,涉及时间问题时,我们就会拒绝承认自己固有的有限性,这是担心者明显赢不了的一场战斗。
只有当未来变成过去,你才会对它有确定感。
所有焦虑的根源——我们在当下的一刻就感觉需要知道这些努力最后会有结果。
你只需要认识到你在要求未来给予保障,但未来绝对不会满足你——无论你做多少计划,有多么烦恼,为到达机场预留了多少时间。无论怎么做,都无法预知事情是否会进展顺利。
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时间上,也就是此时此刻。“夫代司杀,是谓代大匠斫”《道德经》
2.工业化的社会?
我们处在一个以工具主义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当中。将时间工具化,来为自己创造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成功人士的定义。此时此刻的人生只能被当作通往未来幸福的交通工具,其他的什么也不是。资本主义施加压力,让你把时间视为工具,从而让人生失去意义。
我们执着于从自己的时间力榨取最大的未来价值,这种执着蒙蔽力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现实,那就是关键时刻永远都是当下——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当下组成,最后以死亡告终,而你很可能永远都达不了那种感觉,将一切都安排的完美有序的状态。
工业化的生产并不能满足其存在的意义:工作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它本身带来的满足感。于是现在工作时间便与休闲时间没两样,人们的整个人生价值都取决于未来的某个东西,而不是其本身。
耐心的三个原则
第一条是喜欢上问题。你其实不会想处于那种状态,因为没有任何问题的生活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值得做的事,那生活也就毫无意义了。到底什么是“问题”呢?最普遍的定义是,它是需要你解决的事情——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的需求,那就没有任何事物有意义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并不会阻碍你的生活,而是你存在的实质。
第二条是接受激进的渐进主义。最多产和最成功的人通常会让写作只占日常生活中的很少一部分时间。
最后一条,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创就在模仿的前方。只有那些真正有耐心的人才能将身心沉浸在早期阶段,模仿他人,学习新技能,不断试错并积累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3.人生意义的思考
没人真正在意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试图通过证明自己存在而获得安全感,这样的努力一直以来都非常徒劳,没有必要。说它没有必要,是因为等待他人或其他事情的认可之后才开始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平静的心境和令人振奋的自由感并非来自别人的认可,而是源于接受现实。即使你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它也不会带来安全感。
不觉得你需要争取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时间,你才能花时间做真正对的事情。一旦你不再感觉有令人窒息的压力,不再觉得自己必须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你就能在此时此地直视自己的个性,长处和短处,直视自己拥有的天分和热忱,接受他们的指引。对这个危机重重的世界来说,或许你的使命与贡献不是花时间追求行动力,或者是寻求选举职位,而是照顾年迈的老人,创作音乐,或是当一名糕点师傅。
1933卡尔容格给V夫人的信:“你的问题是无法得到答案的,因为你想知道如何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唯一明确的办法。。。”“安静的做接下来最有必要的事。只要你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还是会将大把的钱花在无用的投机上。但如果你已经怀着新年做接下来最有必要的事,那么你就总是在做有意义的事,那些被命运指引的事。”
它衡量的不是你帮助了多少人,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是在你所处的历史当中的特定时刻,在你有限的时间和才能的限制下,你确定能够行动起来,让其他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光明。无论是完成伟大的任务还是不寻常的小事,你都在履行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4.深入的体验生活。
大脑识别和处理岁月,依据的是我们在固定时间内处理了多少信息。这是关于时间的体验,煎熬或者投入使用,时间过的慢,过的快,在空间上跨度大也会时间慢。
更深入的投入现有的生活,以双倍的强度来体验日常生活,”你的人生体验会更加充实,达到目前的两倍”。拿绘画写生是一个途径,因为日常中很多的细节是不去注意和观察的,在写生中会去体会留意那些生活细节。
当我们能专注下去,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并一步步专注当下的行动中,就会慢慢形成自驱,让体验更加专注。形成一个循环。
“无为而无不为”,“大器免成”,真正专注和感受整个过程,成与不成已经不再重要。
发表回复